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3月30日
□ 郴江潮工作室
3月25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协同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
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发布,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消费,正成为大家关注的高频热词。
郴州也不例外。回望2024年,郴州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暖,餐饮、文旅等传统消费活力旺盛,以旧换新活动点燃消费引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年消费扩容提质工程成效显著,新增限上商贸流通单位200家以上。
今年,大力提振消费更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生活品质的角度看,提振消费有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投资、进出口增速放缓的当下,提振消费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从“省”到“花”,如何释放消费潜能,激发消费活力,研究属于本土的消费升级经济学,值得每个地方深入思考。
正视理性消费:“该省省,该花花”
相信郴州人都还记得飞天山音乐节、郴州马拉松现场的热闹。
2024年的郴州,音乐会、体育赛事成了文旅消费的新热点。超过5万名乐迷现场欢唱、12000余名选手齐齐奔跑,他们在参加节会赛事的同时,也热情地走进郴州,体验这里的风景、美食与文化,有力拉动了郴州消费增长。
提振消费,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观察身边的消费变化,很显然,这一届消费者更“挑剔”了。
这种“挑剔”,是对消费体验与商品品质的双重要求。这意味着,这一届消费者不仅要“有”,更要“好”。
但结合历年“3·15”晚会曝光的情况来看,假冒伪劣商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健康,更破坏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影响恶劣。
提振消费,应当从提质入手。
这包括提高商品本身的质量,让大家的钱花得值。只有提供更贴合当下消费趋势的优质商品,才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电商平台的经验,通过大数据生成郴州本地购物的“需求热力图”,引导商家提前布局,打造更多体验型消费门店,让消费者在线下购物有更多优质选择。
这当然也包括提高消费环境的质量,解决大家花钱的后顾之忧。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商户、消费者共同参与、监督。
郴州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市场监管部门对质量、价格“保驾护航”,“放心消费在郴州”品牌持续擦亮。不久前,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走进餐饮店,展示如何为外卖食品加装“安全锁”、发放“食安封签”,还联合对学校食堂、集贸市场、电动自行车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今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提前分析高频投诉的领域,针对预付卡、直播带货等常见场景加强监管,及时总结相关案例经验,畅通跨区域的消费投诉渠道,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比如探索建立郴州本地商家的动态“金牌榜”“黑名单”,优者奖、劣者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信誉良好的商家。又比如可以推动郴州各大商圈、市场实施商户积分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制,同时也可利用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帮助解决消费纠纷。
精准提振消费:把好事办得更好
“车子落地之后,包括补贴1.2万元,还有保险优惠,大概10万元的样子可以拿下。”今年,市民宁小聪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东风”,换了新车。
2025年春节,最高20%的国家补贴力度,让郴州各大门店客流持续上涨。这样的新利好,不仅让消费者得实惠,也真正拉动了消费。
以郴州为例,积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争取了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及省级配套资金3.61亿元,1100余家企业参与活动,申领补贴超17.6万人次,直接销售额超23.8亿元。
郴州还积极支持资兴、永兴等重点受灾地区个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补贴范围扩大到因灾受损的汽车、家电、住房装修等。
新政策精准“滴灌”,效果“四两拨千斤”。接下来,还要怎么把好事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学学“他山之石”。
贵州对780万名在外经商务工人员专门致信发动参与,郴州也可以借鉴贵州经验,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通过社区宣讲、报刊电视、新媒体平台等为消费者提供补贴攻略,提高政策普及度。
河北整合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服务,消费者可在销售门店“一站式”办理旧车销户和新车上牌。我们也可以参考河北做法,打通街头巷尾的小门店,建立更多回收网点,鼓励门店创新服务模式,推行类似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我们可以结合郴州特色,开发新消费场景,挖掘新消费增长点。
夜间经济成了郴州的一张新名片。在北湖公园商圈、裕后街等区域,可以进一步打造沉浸式文化IP街区,引入非遗体验、文创艺术等业态,通过水幕光影秀、帐篷集市等“限时活动”带动客流增加,形成“日游历史、夜赏光影”的全时段消费场景。在磨心塘、爱莲湖周边等区域,可以差异化布局夜间消费场景,通过基础设施提质、引进特色餐饮等方式,推动形成全域夜间经济品牌。
郴州山水之美,吸引着八方来客。我们可联合各大景区与周边民宿、营地等,推出低空观光、轻徒步、溯溪、露营、农事体验、非遗学习等不同的深度体验项目,培育户外运动、乡村、文化等多种消费增长点。
总之,瞄准“新”字,创新消费场景,也可以形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做好增收减负:让老百姓有钱有闲
提振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有空花。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提出了增加群众收入、减轻群众负担等措施。
增收减负,这“一加一减”,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加法”,要求我们“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强化重点行业就业支撑,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同时,依托人社等部门,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组织针对不同人群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推广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以继续重点打造永兴冰糖橙、华塘草莓等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农业+文旅”新业态,突出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带动村民增收。
再看看“减法”。生育、教育、住房、医疗、养老……这些民生小事,关系着老百姓有没有余钱消费。如果老百姓生活成本高、对未来收入预期不明朗,大家多半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减法”,实则减轻了老百姓消费的负担,增加了可支配收入。
郴州能做什么?
我们可以探索实施多孩家庭生育补贴政策,提供更亲民惠民的托育服务,完善基层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改造;可以继续建设长者食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康复等更多低价服务;可以落实购房契税补贴,简化办理流程,加强房地产项目全流程监管,防止烂尾风险,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覆盖低收入群体、新市民、青年人才等。
此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也有助于提振消费。2024年国庆长假7天,郴州全市共接待游客324.8万人次,经测算,全市游客总花费达28.27亿元,同口径比2023年国庆假期增长16.4%。蛇年春节期间,郴州全市33家样本企业7天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65亿元,同比增长7.5%。
从上面的数据,可窥见“假日经济”对消费的拉动。可见,只有休假真正落实到位,老百姓才有更多的消费时间、更强的消费意愿。大家不再扎堆休假,也能缓解旺季压力,释放淡季消费活力。
提振消费,要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舒心消费更有底气消费,郴州已经打出了提振消费的“组合拳”。未来,随着我们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的脚步越走越实,相信郴州的消费市场必将热气腾腾,经济发展也将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