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专列看郴州文旅的“留量”哲学

版次:A01    作者:来源:    2025年04月18日

□ 郴江潮工作室

日前,“京铁乐游”银发旅游专列携着首都的春风驶入郴州这片南国美境。

“以前在抖音里欣赏过郴州的美景,‘天下谁人不识郴’,郴州,我来了!”抵达郴州,专列游客陈先生很兴奋,对这次的行程充满期待。

这趟银发康养专列搭载着318名游客从北京而来,两天一晚的行程里,游客依次领略了壮美高椅岭、古韵裕后街、婉约东江湖、春日流华湾油菜花海等,通过“自然景观+文化体验+红色教育”的创新组合,让游客们深入体验郴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

这是继“辽宁易起趣游客专列”之后,今年第二趟来自北方的旅游专列。

虽然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上来说,旅游专列对郴州文旅的贡献并不能达到“逆天改命”的程度,但这种看似“温吞”的旅游方式,正成为观察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独特窗口。

一列火车的热忱来访

2024年5月,西北“笑夕阳号”旅游专列搭载500名游客来郴;

2024年10月,沈铁集团500人东北专列旅行团走进郴州;

2025年3月17日,600余名东北“老铁”搭专列游郴州;

2025年3月22日,京铁乐游银发旅游专列抵郴;

……

“由于性价比高、行程丰富,该产品颇受银发游客青睐,早在发车前一个多月就报满封团。”推出“京铁乐游”的国铁北京局中铁旅集团旅游分公司业务经理赵华颖说。

过去市场对老年旅游产品重视不足,可选产品不多,很多旅游产品并不适合需要“慢游”的老年群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群体旅行需求日益高涨。根据全国老龄委统计,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

如此背景下,主打“路线灵活、多点串联、在途观光、车随人走、昼游夜行”的旅游专列受到了老年旅游群体的欢迎。

今年年初,商务部等9个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指出要扩容旅游列车线路和产品,丰富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供给,建立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产品体系。

经适老化改造的列车,采用4人一包房设计,没有中铺,只有上下铺,铺位在原有基础上加宽了8厘米;洗漱间内设有3个洗手池,卫生间配备坐便器、防滑地面、安全扶手……除硬件设施外,列车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餐,配备了医疗设备及急救药物,以及随车医护人员等。

景区和旅行社对银发旅游团越来越重视,也促使旅游服务向更人性化迈进。

“为保障行程舒适安全,旅行社提前统筹了9辆旅游大巴全程接驳,每辆车配备专业导游提供讲解与日常服务。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游客,团队特别准备轮椅并安排导游进站‘一对一’接引,确保每位旅客一下车就感受到贴心关怀。”接待过旅游专列的郴州良辰美景旅行社工作人员杨风运介绍。

“接待方特别贴心,考虑到我们北方人的生活习惯,接待餐特别注明正餐配备馒头,用餐时在各桌多放些大蒜和醋。考虑到我们是老年团,9辆大巴也很舒适。”对于郴州的后勤服务保障,银发旅游团的游客们纷纷点赞。

此类精细化服务使银发游客的复购率不断提升,并衍生出森林疗愈、温泉康养等各类主题产品,郴州的文旅市场进一步升温。

一项产业的系统升级

一列列火车驶来郴州、一条条“绿色通道”开通、旅游巴士无缝接驳、金牌导游趣味解说、景区免排队智慧系统……这一波又一波诚意,早已让郴州这座网红城市成为大家“打卡又刷卡”的理想之地。

旅游专列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郴州文旅多元产业联动的局面。

当专列游客推开雾漫小东江的纱帘,渔夫撒网的弧线划过天际,快门声此起彼伏。这汪被《中国国家地理》认证的“人间瑶池”,正以每秒1.3立方米的清流,惊艳着每一位游客。

“这地貌,比油画更狂野!这是沉睡一万年的地质史诗。”来自辽宁的老张架起三脚架,用镜头将赭红色的丹霞地貌定格。

“一半烟火一半清欢”,裕后街在灯火中更加多姿。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街,仿佛时光的隧道,将游客带回繁华的唐宋时代。银发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味美食、欣赏表演、感受文化魅力。

银发旅游团的到来,对于郴州文旅联动多元产业意义重大。一方面,银发旅游团的“慢生活”能够整合沿线特产资源,通过漫游古村、非遗探访、沉浸式体验等方式,间接带动地方农副产品、非遗手工制品等销售。另一方面,依靠“铁路+”模式“以线串点”形成消费链,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文旅项目客流增长,助力乡村旅游等业态增收。

列车行驶间,银发经济产业链条也随之被激活。郴州的旅游康养产业初露锋芒。

郴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尤其是汝城县,境内热水、暖水、绿源“一城三泉”相互辉映,其中热水镇坐拥华南地区“流量最大、水温最高、水质最好、面积最广”的天然温泉,水温最高达98℃,被誉为“华南第一温泉”。温泉康养旅游产业已成为郴州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桂东县境内冬暖夏凉,空气质量优良,被誉为“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县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5%,这使得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桂东成为银发游客夏季避暑的热门地。

“康养旅游打破了旅游时间、空间、消费方面的‘天花板’。”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陈南江说,郴州在发展温泉等康养旅游的过程中,应当把乡村、森林资源利用起来,把文化、环境、运动、餐饮、教育等结合起来,迎合“小特精美”的旅游产品新趋势,用好新媒体营销手段,打造特色IP。

一座城市的温柔应答

面对越来越多的旅游专列与银发游客,郴州该如何应对?

当旅游专列的游客坐上旅游大巴,郴州潮湿天气让银发游客们略感不适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旅行社特意安排的姜茶。这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姜茶的温度,更是郴州文旅服务的暖度。

郴州文旅服务的升级,也许就从“适老化”迈向“适心化”开始。

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银发团队与青少年研学群体擦肩而过,仿若过客。在裕后街老巷,导游对青石板路的讲解停留在路面年份,但老人们更想听的是明清马帮铃铛声里的商贸传奇。

年轻游客更喜欢在北湖商圈感受人潮汹涌的都市气息,而银发游客们或许更愿意在湘昆剧场里跟随名角哼唱《长生殿》;年轻游客青睐的是各种潮玩文创,而更吸引银发游客的或许是永兴银饰中的纹路与人生皱纹的相互映照。

根据不同年龄层的游客,设计不同的旅行产品。这是郴州文旅服务向“量身定做”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年人有闲暇,有支付能力,也有多样化的需求,有与年轻人不一样的体质和心理需求。旅游产品供应方应在确保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季节、区域的不同以及老年群体健康程度、年龄等方面的不同,精准设计采购、营销、服务的方案。

所谓“适心化”,就是让文旅服务不仅是填补缺失,更要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共情力和创造力,让银发游客们感受到来郴旅游,拉近的是心与心的距离。

比如,针对线上预约和购票等“数字困境”,郴州各景区应完善相关措施,给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游客提供便利服务。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郴州本地文化内涵的文娱活动,打造“银发社交圈”,为游客提供与同年龄段、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其他宾客结识、成为朋友的机会。再比如,我们可以在旅途中增加一些银发游客和青少年群体的互动联系,让旅途不仅是简单的观光,更成为代际知识传递、个体价值再发现的通道。

转变没有终点。对旅游专列和银发游客的关怀重视也只是郴州文旅的一角。但是它折射的却是郴州文旅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追求创新的理念,它关乎如何让呼啸而来的流量沉淀为浸润人心的“留量”。

正如那列穿透晨雾的火车,它带来的不仅是远方来客,更是一个重新发现郴州的视角——在山水与人文的交织处,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在郴州这座城市的温柔应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