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 作者:来源: 2025年04月26日
□ 通讯员 朱羚
在北湖区石盖塘街道五星村,湖南湘嗡嗡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蜂场宛如金色的海洋,点缀在山间,错落有致。视力四级残疾的黄智勇,单手托起蜂脾,蜜蜂的振翅声伴随着他坚定的步伐,奏响了一曲生命赞歌。
残联施援手助创业
“80”后的黄智勇,童年时不幸遭遇火灾,导致身体残疾。求职之路的坎坷并未让他放弃,反而在蜂群中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然而,命运似乎多舛,2023年10月,一纸肺腺癌晚期的诊断书,让他的体重从168斤骤降至百斤。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黄智勇依然坚守在手机旁,听着蜂群的嗡鸣声,这是他抗癌路上的精神支柱。
病床上,黄智勇许下了“三个不”的誓言:不注销短视频账号、不解散技术群聊、不放弃接听合作社电话。治疗期间,他坚持录制抗癌日记,远程指导蜂病防治,接听社员求助电话。在北湖区残联“阳光增收”项目的扶持下,今年3月,黄智勇重返他热爱的蜂场,带领400余户残疾人农户,共同酿造“甜蜜事业”。
黄智勇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残联的支持和社会的关爱。他感慨地说:“在我癌症最困难的时候,残联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扶持。现在的我渐渐地强大起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反哺社会共同致富
为了回馈社会,黄智勇将养殖规模扩增到4000箱,并创新了“四统一”帮扶模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品牌销售、统一兜底保障。残疾人农户可以自主选择蜂箱托管或技术入股的方式,既能享受产业分红,又能保障基本收益。这种创新的帮扶模式,不仅让残疾人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北湖区残联的扶持下,像黄智勇这样的创业典型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北湖区残联共创业扶持47人,扶持就业基地7家,安置残疾人就业146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培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和增收。
如今的湘嗡嗡基地,已经发展成为集科普、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600亩油茶林、400亩草莓地间,蜜蜂穿梭授粉,绘就了一幅绿色农业的新图景。黄智勇站在蜂场旁,深情地望着蜜蜂说:“这些飞舞的小精灵,是我抗癌路上的光,更希望能照亮更多残疾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