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南中学(市二中南校区)校长 宋智深
一年年春华秋实,一载载桃李芬芳。在2022届高考中,我校再次向社会、向家长、向同学们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同学们,这份优秀的答卷离不开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我们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为什么要感谢师恩?我先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的七言绝句《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这首诗富有哲理,郑板桥借用了新竹和老干这一自然常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一种深情厚意,同时揭示了学生的成长只有依靠老师的扶持但又必须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的深刻意旨。
所以说,感谢师恩是一种人之常情。乌鸦尚有反哺之情,做人必须有情有义,感谢老师是做人的本分。
其次,我提倡感谢师恩,是因为感谢师恩是教师应得的奖励。教师职业是神圣的,他们也有家庭,也有老人,也有孩子。但他们一日接一日地陪伴着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他们付出了时间,付出了心血,也付出了情感。岁月催老了容颜,风霜褪乌了华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形容老师的奉献精神最为恰当。同学们,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你真诚的问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褒奖。
曾有那么一句话:“不是每一种花都能代表爱,但是玫瑰做到了;不是每一种职业都可被称为‘父母’,但是老师做到了。”每一位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莫大的期望,就像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有时严厉地责骂,也都是出于责任心,无非是“恨铁不成钢”。
伟人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的师生情,一直持续到他们人生的终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被传为佳话。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必须饮水思源,不能忘了根本。
再次,我提倡感谢师恩,是因为感谢师恩是薪火相传的责任。我国古代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今天,党和国家同样尊师重教。2016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主席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深情回忆:“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
薪火相传,必有你我。同学们,今天,我们国家日渐昌盛,人民生活日益幸福,这不无教育的功劳。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接班人。未来中国能否更加繁荣昌盛,责任在你,薪火相传,任重道远。
今天,让我们从一句“老师,谢谢你”“老师,辛苦了”开始,勇敢地接过“尊师重教”传统的薪火传承棒,赓续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教师节和中秋节撞了个满怀,双节同庆,幸福加倍!
在此,我代表学校衷心地向全体教师道一声:辛苦了!祝全校师生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