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小篱笆”刷新乡村“新颜值” 版次:A02  作者:  2022年09月27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邓智华 唐思玲

“以前这里都是杂草,现在围上篱笆,种点小菜,做菜的时候就在家门口摘点,好看、实用,还方便。”近日,记者在宜章县杨梅山镇土桥村见到村民杨贱莲时,她正在自家的小菜园里摘辣椒,周围的竹篱笆,给她的家菜园增添了不少“气质”。

走进土桥村,放眼望去,一道道整齐的小栅栏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将村民房前屋后装点得甚是好看,形成了“村在山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景观。

“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住在村里特别舒服、特别安逸。”村民曾四枚常年生活在外,近期回村后感慨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很多我们村的风景照,收到了好多人的点赞,他们都想来村里做客哩!”曾四枚自豪地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与土桥村一样,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杨梅山镇平和洞片区的平和村、城头村、月梅村均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等生态板块规划和建设,对村内危旧房屋和杂乱土地进行了全面摸底,拆除残垣断壁、清腾建筑垃圾,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见缝插绿,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等打造“微花园”“微菜园”。

村民纷纷投工投劳、大胆创新,化身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师”,用绣花的功夫装扮自己家园。“这些竹篱笆都是村民用山上的竹子砍下来编织的,简朴大方又实用。”土桥村村支书杨立峰告诉记者,“不少人来到村里,都说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变化正是我们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希望达到的效果。”

“全村1100来户人家,田地就只有300来亩,借助这些竹篱笆把闲置土地规划利用起来,不仅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还美化了村容村貌,一举两得。”宜章县驻杨梅山镇土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黄捷说。

为保证村内干净整洁,平和洞片区制定了流动红旗评比制度,紧扣人居环境、项目建设、理事会、党建引领四大评价内容,探索制度上墙、挂牌“督战”、一月一评、一年一“红旗村”的机制,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同时,各村充分利用“网格化+户积分”管理模式,开展星级示范户评比活动,激活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村民自觉保持院落整洁,清理房前屋后三小五堆,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风尚。

青山修竹矮篱笆,仿佛林泉隐者家。小小的“栅栏墙”装点着平和洞的一角一隅,不仅美了环境“面子”,又赢了文明“里子”。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