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谭智莉)“组织的谈话给我打了一针‘清醒剂’,让我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近日,桂东县清泉镇一名党员干部在接受镇纪委谈话后说道。这是该县纪委监委用好“第一种形态”,通过“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治未病”的一个缩影。
今年初以来,桂东县纪委监委前移监督关口,将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作为践行“第一种形态”的有力抓手,精准施策,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提醒谈话,把好“廉洁关”,耕好“责任田”。并且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重要领域,结合梳理排查的廉政风险点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努力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避免“一谈了之”,桂东县纪委监委持续关注接受“第一种形态”处理后的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点对点”谈心谈话,做实做细回访工作,帮助受处理党员干部卸下心理包袱,并结合审查调查、派驻监督、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点题”责任单位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同时,开展好日常纪律教育,全方位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并且定期对党员干部接受“第一种形态”处理后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相关问题整改到位。
今年初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92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人次,占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