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金银寨上的跨国之恋 版次:A03  作者:  2023年07月30日  

□ 蒲泽生

1956年春天,金银寨。

随着中南309队10分队的进驻,各路人马涌入金银寨,打破了大山的沉寂。引人瞩目的是,这偏僻的深山里出现了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苏联人。

当时,创业初期,可谓白手起家。在中国人眼里,他们是我们的苏联老大哥,万里迢迢来到这山里,像在自己的国家一样帮助中国,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是友好的使者……

当时住房极其简陋。10分队队部建在金银寨上,毗邻队部不远的阳坡上,依靠山势散落着一栋栋木板房,四周有铁丝网,出入口有门岗值守,便成了禁区。

日复一日,除了10分队的干部可进入禁区外,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而为了日常工作,时常有一个中国年轻女子进入禁区,且时常陪同苏联专家去队部、下坑道……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杨子娟。在这群苏联友人眼里,杨子娟人如其名,长得美,身材窈窕,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活脱脱一个中国美女。

他们喜欢她,喜欢这个人见人爱的中国女子做了他们的专业翻译师,而她陪同最多的是一位年轻的苏联专家。她与他常常一起下坑道,亦常常一起在金银寨的黄昏与日出成双入对。随着日子的流逝,她与他相恋了,沉寂的金银寨自此出现了一场跨国之恋。

而回首金银寨上的这场跨国之恋,年已88岁的严淑华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准确地道出一个名字——杨子娟。严淑华说:“我家是1956年4月去的金银寨。我当时在山下食堂上班。我看到过一个苏联专家的妻子,也是苏联人,个子蛮高大。她到队里小卖部买东西,不会讲中国话,但会写中国字。她拿出一张纸,通过写字买东西。我经常去山上队部,经常碰到杨子娟,也碰到过那个苏联专家。我记得他俩的孩子大概是1957年7月出生的。因为我生儿子是那年7月。凭女人的直觉,我怀孕时,看到杨也怀孕了。因此我晓得两个孩子一般大……”

淑华老人说,后来,她还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是他们请的保姆,经常带着孩子出来玩耍。那个孩子像他父亲,黄头发,蓝眼睛,皮肤白白的。私下里,大家都说,这个中苏混血儿长得真好看。而赞叹之余,大家都感叹,看到这个孩子,就会想到他的父亲和母亲,为了金银寨铀矿山的崛起,他们所付出的太多了!

而同样让淑华老人一辈子难忘的是,那一年,这个好看的混血儿有三岁多了,好天真活泼。那一天,这小孩迈着前进的步子,挥着小手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

那一年,是1960年;那一年,在金银寨援华的苏联人撤走了;那一年,一首《红色娘子军》的歌儿唱响了大江南北。而就在那一年,杨子娟一字一句教会了她的爱情结晶——一个好看的混血儿吟唱会了《红色娘子军》的歌儿……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流逝,可没有流逝的是,金银寨上的跨国之恋……

而金银寨上的跨国之恋作证:在金银寨的山山水水间,为了新中国不再遭受美国施压的“核讹诈”,为了新中国核工业事业的崛起,一对中苏男女青年,甘愿在荒寂的深山一起并肩战斗生活,并演绎出了撼人心扉的旷世之恋。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