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谭洁
“儿啊,等你上大学了,我就能走出安仁,跟着你去大武汉看看了。”
“妈妈,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一定带你去更远更多的地方,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7月26日,对41岁的罗金凤来说,是近20年婚姻生活里最“甜”的一天——一抹照进心间的阳光骤然划开长期困囿她的困顿、重压和沉郁,油然生出的欣慰和幸福令她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天,令她深感骄傲的儿子豆翔文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以640分的高考成绩被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数据管理与供应链优化试验班)专业录取了。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这对“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和寒门家庭来说,的确是巨大的幸福。素来内向、沉稳的豆翔文反复摩挲着手中厚厚的录取通知书,百感交集:“封面是鲜艳的红色,喜庆而热烈,就像生活即将开启崭新的大门,可期可待!”
17年前,豆翔文出生在安仁县安平镇枧平村。因为父亲长年患病,身体羸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罗金凤务农维持。
糊口不难,难得的是要同时供养豆翔文和妹妹求学念书。初中辍学的罗金凤吃了不少没文化的苦,她非常坚定砸锅卖铁也要供兄妹俩读书的决心,“我人生的所有期望,就是他们将来过得比我好!”
在豆翔文的印象里,妈妈活得十分辛苦,长年在家庭和田园中奔波。“她一边尽心尽力照顾好我和妹妹的一日三餐,一边精心耕种家里的2亩多稻田和2亩多蔬菜地。每逢蔬菜采摘时节,妈妈就经常挑着辣椒、白菜走三里多路去镇上的集市售卖。”
罗金凤家的房子,因为老旧粗陋、门窗不全,在村子里尤为显眼。空荡荡的房间,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令人惊叹的是石灰斑驳变色的墙壁上,贴满了豆翔文在小学和初中期间荣获的各种奖状。尽管随着岁月的侵蚀,奖状已经泛黄、残缺,但罗金凤舍不得撕。
“儿子虽然性格内向,但从小就十分体贴懂事,一岁大点就表现出对书本的热爱。”罗金凤的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我没什么文化,对他的学习丝毫帮不上忙,但他的成绩一直都是拔尖的。学习之余,他也经常到水田菜地里去帮我的忙。”
“在安仁县第一中学读高中的三年,他的成绩稳居年级前5名。”豆翔文的高中英语老师曾旻说,豆翔文平日里寡言少语、低调内敛,但任教老师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令人钦佩的拼劲和坚韧,“他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并心怀远大的志向。即便是备战高考的紧张时刻,他依然保持对国际风云和国之重器的关注,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历史的热爱。”
虽然身处困境的农村家庭,但豆翔文不愿在自我否定中颓废,不屈于生活上的窘迫与精神上的枷锁,而是将其化作努力拼搏、逆袭蜕变的强大动力。
豆翔文说,因为不善于表达,他与妈妈在精神层面的沟通很少,但妈妈四十出头便日渐稀疏的青丝、老茧纵横的双手和失去光泽的脸庞他都看在了眼里、刻在了心里:“我想尽快成为妈妈的靠山,让她不再为我背负命运的重压!我多么希望自己成长的步伐快一点,妈妈衰老的速度慢一点啊!”
豆翔文告诉记者,十载求学风雨路,他十分庆幸自己并非孤军战斗,有相互鼓励的同学,有悉心呵护的老师,有乐意资助的亲戚,还有充满爱心与温暖的社会…… “未来,我会继续读研深造,拓宽视野,从而有能力、有机会去帮助那些同我一样身处泥泞但依然仰望星空的寒门学子,去建设更美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