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品味古诗词意蕴 探寻新作文捷径 ——访湘南学院《跟着古诗词写作文研究》课题主持人江斐斌 版次:A03  作者:  2023年09月01日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周慧

中国是诗的国度,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给心灵以美的熏陶,给生命以丰厚的馈赠,给人生以深沉的激励。经典古诗词丰富的写作技法,也为学生学写作文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跟着古诗词学写作文,简明易学、趣味性强,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湘南学院中文专业教师、《湘南学院报》文学副刊编辑江斐斌老师在他主持的“跟着古诗词写作文研究”课题实践中已得到印证。该课题自2018年立项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江斐斌在《新作文》《基础教育课程》《文学少年》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江斐斌运用古诗词的写作技法贯穿到作文教学中,其指导的大、中、小学生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习作100余篇。

课题研究聚焦学生写作“痛点”

江斐斌是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当过中小学语文教师,在省媒及央媒做过十余年编辑记者。他笔耕不辍,出版有教育专著《新世纪成才教育读本》、散文集《心中的芳草地》、通讯作品集《乡人乡事乡情》、语言类读物妙语连珠系列《成语对对碰》《酒宴应酬宝典》等。

多年的创作实践与写作教学实践,让江斐斌对当下学生作文的“痛点”有深刻的体会:“一提到写作文,不少学生都犯愁,写什么?怎么写?拼拼凑凑,好不容易写完,结果却存在跑题或选材不当、结构紊乱、立意肤浅、语言乏味等问题。”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江斐斌发现通过对古诗词的语言优势、表达手法优势、题材优势等特色的诠释与借鉴,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作无题材可写、作文不会立意、文章结构混乱、文笔不优美等诸多问题。他认为,跟着古诗词学写作文是学生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于是在2018年开始立项进行系统研究。

“跟着古诗词写作文研究”课题分五步:第一步,学生熟读、理解、背诵,储备一定量的古诗词;第二步,选择在立意、表达、选材及构思等方面很有特色的古诗词,用散文、日记、小品、书信、话剧等多种形式再现诗词原创时场景和意境的改写训练;第三步,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营造意境的训练,最终达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地步;第四步,编撰并出版《跟着古诗词写作文实践问题研究》及跟着古诗词写作文训练系列教材;第五步,课题在全国推广,与全国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培训中小学语文教师。

研习古诗词积累写作素材

在江斐斌看来,写作,关键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大问题。“跟着古诗词学写作文”,其目的就是解决这两大问题。

“写什么”是要解决作文没素材可写的问题。

江斐斌告诉记者,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写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还有成长过程中的萌动感悟和心灵沉思等等。古诗词按题材内容分为山水田园诗、思乡怀人诗、送别友谊诗、边塞征战诗、建功报国诗、忧国伤时诗、闲情隐逸诗、人生际遇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很显然,古诗词的题材和素材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那么,如果一个学生背诵的古诗词足够多,在写作文时,总有一些古诗词会调动其思维,激发其灵感,助其发现所需要的作文题材,从而解决作文没素材可写的问题。

跟着古诗词写作文,背诵古诗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为此,江斐斌从诗词的海洋里精选了900首古诗词,编成“古诗词微作文训练系列教材”——《跟着唐诗狂练文笔》《跟着宋词狂练文笔》《跟着古诗狂练文笔》,这个系列既是把古诗词用弹性而丰满的现代散文语言重新表达的训练教材,也是背诵教材。

“孩子的记忆潜力巨大,而且只有背诵下来的古诗词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才可以时不时地反复回味,琢磨其中精妙之处,并有所感悟。有人说不需背诵,手机、电脑里都有,可以网上搜索。有句话叫‘不怕查不到,就怕想不到’,如果你想都想不到,又怎么去网上搜索呢?”江斐斌说。

以古诗词为桥梁探寻写作之道

“怎么写”是要解决驾驭语言能力的问题。

江斐斌说:“古诗词精于构思、立意巧妙、选材精当、意象生动、议论精到、抒情高妙、结构严谨,短短的几句诗词还有起、承、转、合。因为古诗词这些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散文的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借鉴古诗词的表现手法跟学生谈作文‘怎么写’,老师一讲,学生就懂。”

立意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作文的核心点在立意,文章的立意是关键,但有的学生对作文的立意,以及立意的高低、好坏总是搞不明白,江斐斌就用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诗作对比赏析给学生进行解读。

这两首诗的写景大致相当,结构上的起、承、转、合也基本相同,写作技巧上也不相上下。但是两个人的思想境界却判若云泥:面对气势浩大的洞庭湖,孟浩然想的是个人提拔升迁,而杜甫则是从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民的不幸,字里行间有对家国的沉痛之心、对苍生的悲悯之情。讲到这里,学生都说明白了。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江斐斌一边教学实践,一边编撰“跟着古诗词写作文实战训练系列教材”——《古诗词教你看图写话》《古诗文教你妙笔生花》。

古诗词的意境很美,名句很多,学生作文时可以巧妙地引用。古诗词唯美的内容、高妙的手法,借鉴两者,自然能产生巨大的表现力和冲击力,写出来的作文必然诗香满纸,美不胜收。

“跟着古诗词写作文研究”课题,江斐斌和他的团队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并拓展延伸,把“跟着小古文学写作文”也纳入了研究范畴。参与课题实践的同学们已感受到收获的喜悦,相信这个课题的成果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打开写作之门。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