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临武县汾市镇 桂东县四都镇 “三长制”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版次:A07  作者:  2024年04月01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文发)“你家的煤气管已经用了两年,存在安全隐患,今天换上新的品牌管后,你就可以继续放心使用了。”近日,临武县汾市镇南岸村8组邻长贺元祖一边拧紧螺丝,一边给村民贺昭龙讲解煤气灶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是该村片组邻“三长”走访入户开展隐患排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汾市镇南岸村加强党建引领,依托“片一组一邻”组织架构,切实发挥片组邻“三长”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三长”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难题,畅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该镇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关键是选准人。南岸村遵循“人缘相熟,血缘相亲,地缘相邻”的原则,把目光锁定在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离退休干部及就近务工的村民中,通过“自己荐、邻里推、两委定”的方式,该村共选任片长7名、组长16名、邻长56人。该村严格落实“片长联系组长,组长联系邻长,邻长联系10户—15户”的网络管理工作格局,确保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作用。

“街坊选我当邻长,政策法律多宣传,常听民声汇民意,安全文明做榜样。邻里建群多联系,一家有事众人帮,矛盾纠纷不出村,大事小事互商量。”为了让片组邻“三长”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南岸村的党员干部编写了顺口溜。大家以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四种角色为重点,以反映身边事、服务身边人为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敲门行动”和志愿服务、扶弱帮困、突发事件报告等系列工作,将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收集、解决、反馈,基本实现“微事不出邻,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鼓励邻长更好地发挥履职作用,南岸村制定了《南岸村片组邻长量化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南岸村片组邻长“十必访”》等制度,进一步明确激励评比机制,将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和主动发挥作用进行量化赋分,每季度对“三长”的入户走访、民情民意收集、为民办实事和纠纷矛盾处理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公示。该村通过结合片组邻“三长”年度公开述职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每年以15%的比例评出优秀片组邻长,并予以表彰奖励,此举大大提高了片组邻“三长”的自觉性,形成了你追我赶、争优创先的良好局面。

自南岸村推行“三长制”工作以来,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50余条,及时解决了涉及土地纠纷、路灯维修、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民生问题120余个。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郭建东 肖为)“老郭,上午你说组里有段水渠损毁了,你带下路,我们去看看。”近日,桂东县四都镇四靖社区大段组的邻长邓艳琴上午收到村民郭谦强的情况反映,下午就约上镇村干部赶赴现场察看实情。

四都镇积极发挥邻长在基层治理中的“神经末梢”作用,积极回应、快速响应,470名邻长把服务延伸到4742户村民家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办实办细群众的小事,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组里的村民反映最近水质不大好,大家一起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四靖社区下黄组组长胡健康召集本组的邻长和部分群众代表坐在一起,商讨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

为切实推动“三长制”落地见效,四都镇采取组长带邻长的方式,让邻长更多地参与本组事务管理。很快,下黄组的邻长们就协商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解决办法,当天筹集资金9000余元,有20余人明确表示愿意投工投劳。

两天内,找到新水源,铺设1000余米新水管,接通下黄组每一户农户,400余人的饮水问题迎刃而解。“下黄组的饮水项目没有向社区要一分钱,组内村民自发解决了饮水问题。”四靖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好林称赞,“下黄组的邻长做事就是有效率。”

为了更好地激发邻长的办事热情,四都镇为邻长们印制了证书、工作牌,下发了民情记录本,让邻长们“挂牌上岗、以情联系、持证服务”。同时,各村(社区)根据实际表现,对表现优异的邻长给予奖励表彰。

2023年,四靖社区圩里组居民胡进遭遇车祸,身为孤儿的他无着无落,欠下了一大笔医疗费用。该社区圩里组邻长付焱泉把胡进的情况发到了组微信群里,倡导大家为其奉献爱心。居民们不仅积极响应,还发动了“水滴筹”,共筹集善款12万余元,解了胡进的燃眉之急。付焱泉有温度、有情义的服务,受到了村民的认可,得到了镇里的表彰。“得到邻里们的认可,让我感到这个邻长当得值!”付焱泉成就感满满。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