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灿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安仁县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大力实施“八大行动”,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神农药都、农业强县、制造新区、仁者安仁”建设全速前进。
坚持因地制宜、放大资源禀赋,增创新优势
依托神农药文化发祥地和中药材资源原产地比较优势,立足实际发展中医药产业,全力建成“神农药都”。一是完善中医药产业链条。以“安仁枳壳”品牌为引领,按照“一核一线一园多基地”布局,大力种植岗梅、黄精、仙草、湘莲、艾叶、玉竹等中药材,形成“枳壳+岗梅、黄精、仙草”的“1+3+N”特色药材发展格局。引进大型中药加工厂,聚力发展中药材加工、植物提取、药食同源等大健康产业。加快“神农药都”产业园建设,推进“互联网+特色中药材产品”发展模式,搭建中药材交易电商平台,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二是创响中医药品牌特色。深入挖掘神农中医药文化,争创国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县,争取“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因库”落户安仁。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深度合作,全面加强中医药“医教产研”大融合,创建创响“枸士甘”“烧仙草”“草药炖猪脚”等一批本地中医药食品饮品品牌。三是做实中医药康养结合。大力推进“神农药都”康养中心和“龙海温泉”药浴中心的建设运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医养结合模式规范有序可持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立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巩固粮油、烤烟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通束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建好“农业强县”。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构建“高标准粮田+绿色科技+精深加工”的高效经营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同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合作,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将重大科研成果和高价值技术带到农业企业、推广到田间地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创新高效生产模式。进一步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投融资模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深挖土地潜力,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有效分析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和兼容性,探索“稻稻油”“稻稻菜”“稻稻菌”“稻稻药”等生产模式,打造“1+1>2”的整合效益,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高质轮作新模式。
坚持开放发展、做活园区经济,构建新格局
积极对接长株潭、主动融入粤港澳,借中部崛起大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速建强“制造新区”。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先进制造业加快优化产业布局,致力打造“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鞋机鞋业、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健康”五大产业集群,全力以赴把三一产业园做大,把大金山产业园做全,把安仁科创园做优,把农业产业园做精,把中医药产业园做响。二是锚定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和锂电两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三一集团装配式建筑产业区域中心、高端智能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尽快形成锂电池和蓝牙耳机数据线等电子产品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引领各类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聚集。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租让并举、先租后让”思路,统筹做好工业用地保障,实现“寸土生寸金”。健全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用好用足县财政预算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活动,常态化推进各类专业人才培训,加强人才关心关爱,让各类人才向安仁流动集聚。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文旅融合,打造新业态
站稳人民立场,深挖“仁爱”内核、弘扬“仁义”精神、谱写“仁和”篇章,统筹推进“文化+N”融合工程,全域建设“仁者安仁”。一是塑造“仁爱”文化标杆。全力打造“安仁赶分社”等非遗品牌,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旅发活动,深度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文化内涵和产业优势,以“仁城仁爱”节会助推乡村振兴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休闲书吧、文化驿站。二是锻造“仁义”新风旗帜。拓宽全县民俗活动和文旅空间资源,探索建立“乡村+节庆”“乡村+演艺”“乡村+游乐”等新型文化业态,建设运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5G智慧云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安仁“仁义之城”“志愿之城”“诚信之城”建设。三是打造“仁和”宜居福地。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爱国主义教育,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探索推行共建共享长者食堂,构建“自助、互助、资助”三助型养老模式,着力解决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的饮食起居问题。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高质高效工作体系,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
(作者系中共安仁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