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光雄
陈岳的散文集《母城》,是他集多年心血,为他的第二故乡——养育他成长的郴州,精心描绘的淡雅而又浓烈的画卷,描绘她昔日的美丽、神奇、沧桑,今日的灿烂、多姿,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一本14万字的集子,把郴城与历史命运有机串联起来,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使我这个老郴州人,不得不由衷地钦佩!我钦佩他“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精神。感慨之下具体谈点浅见。
一、书名饱含真挚情感
书名《母城》取得好,体现了作者生活在郴州,不忘郴州的养育之恩。作者正是以这种赤子之心,以浓墨重彩的情感,描绘出了郴州的可爱,展示着“母城”的母爱。
《郴江河》中,“二伢子呃,吃夜饭了,回来啊崽啊”“满妹子啊,妹得家家莫在水里耍久了,回来啊”,那声声唤儿感人肺腑的情景。《夏老师》中女老师对毛伢子说:“读好了书才会有出息……就是冇得出息,活在世界上也能做个明白人,活得懂事理些,晓得啵,崽啊。”那对学子语重心长的亲切叮咛。《师傅》中的师傅顾徒弟面子,争挑木匠担子过街串巷,为徒弟争得的每天1元6角8分工钱,以及为徒弟筹板子打家具,不惜蒙受耻辱的患难之情。作者热爱郴州,不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用许多动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确切地认定郴州是自己也是所有郴州人的“母城”!
二、童趣童真最醉人
作者记录郴州人的童趣、童真,令失去往日纯真的一些现在的郴州人返璞归真。作者从打冰棒棍、打洋片、弹玻璃珠子、赶铜板、打水漂、洗冷水澡、跳房子等,这些自己不花本钱又锻炼智力、有益身心的游戏中,拾到了童趣、童真,造就了倔强、与世抗争、改变自身命运的毅力,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人的成长,学校的教育培养,只是一个方面,更多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作者和他的童年好友们,正是在恶劣的环境里迎接挑战,不断磨炼成才的。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小把戏”的小玩意儿、小意识。随着岁月的增长,“小把戏”定会成为大气候的。当然,这需要认真地投入,玩要玩得认真,玩出创造、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体魄。
三、泱泱大国的缩影
《母城》是泱泱大国的缩影。正是因为作者把握了祖国命运的大脉搏,才有真实可爱、有根有底、有血有肉的《母城》作品问世。作者是用全方位观察体会“母城”的。他写“母城”的街、河、井、山、建筑,均与写各个历史时代的各阶层人物相连。这样,景中有人,人置于景,“母城”就写活了,写生动了。通过写景,看一方水土的特定环境;通过写人,看整个历史变迁、风云变幻,给景赋予了生命,使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的步伐,人文景观被注入了新的血液。
读了《母城》,仿佛翻阅了中华近两千年的历史长卷。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然而,他不是简单地摘抄引用,而是融会贯通,用自己的理解来有机衔接。如《韩愈在郴城》,是用故事形式叙述韩愈5次来郴,每次都有新的背景,每个背景都真实记录了唐朝的兴衰,反映了当时郴州人的无奈和对韩愈的同情及爱戴。故事有起伏,有纵深,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命运,与一个历史巨人的命运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郴州历史的悠久和当时文化的灿烂。还有《飞机坪》《城隍庙日志》《牙石庙》《东塔岭》等,使壮烈的抗日战争和我们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的郴州脉搏跳动,与整个中华民族大的脉搏跳动吻合起来,从而令小城不小、孤城不孤,融入了中华的血脉,使之成为创建新中国革命的一部分,而且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一部分。
不难看出,作者手笔不凡,他突破了一般写地方志类型的就地论地,就某一事件论某一事件的狭隘地方意识,这是作者对“母城”爱的根本所在和品格升华。
四、展示了人性美
《母城》展示了人性美。
写了城里人的无奈与机敏,乡下人的无争与实在。如《南关脑上》演绎出上不得地方正史的桩桩故事,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个个人物,轰轰烈烈又平平淡淡,而正是这些不入正史、不登大堂的人物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是正宗的血性汉子和纯情女子。
十年浩劫中,“母城”有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人。当时“破四旧、铲毒草”,烧毁大量古今经典著作。而《南关脑上》提到的李姓朋友却仍然完整地保存有《聊斋志异》《三言两拍》《水浒》《红楼梦》《十日谈》《红与黑》《青春之歌》,还有《啼笑因缘》等书籍。这个李姓朋友,叫李言谦,我认识,我小时候也曾去过他那借书看。在那个年代,李言谦先生敢视书如命,乃是他好学、力行、知耻的人性的完整体现。
为“蠢”“木讷”“枯树蔸脑壳”的郴州人正本清源,还其人性美。《本色》中,C君确有其人,他爱管闲事。他见有不当的人和事,就不分场合,不掂量利害关系,立即挺身而出加以制止;见谁家有难,谁人无助,只要自己做得到的,就鼎力相助,从不图报。作者通过桩桩事例,深挖了C君的本色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弘扬了郴州人的人格主流。
讴歌坚贞美。《城边有蔸红枫树》中16岁的小传令兵,至死对革命坚贞不渝。《沟东街》中的三个小姑娘和姨妈,在那极“左”年代的腥风血雨中,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救得一位老革命的后代——京哥哥。《游子吟·心愿》中曹姓台胞,尽管离家40余年,但心仍是郴州心,他要求迎宾牌务必写上“接郴州游子曹××暨全家返乡省亲”。这发自肺腑的“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寻根问底的乡情,令人感奋不已。还有一位公关小姐的自述,在人欲横流的社会中,她始终操守贞洁,实为不易。
五、郴州语言的特色美
郴州话语调平和,许多词语都很形象:如跑步,郴语叫“打飞脚”;破衣烂衫,郴语称“布筯吊吊”;做事拖拖拉拉,郴语为“拖衣螺蛳”。作者在书中恰到好处地用郴语写郴人,显得生动活泼。《夏老师》中描述,夏老师在放学后担心学生安全,到河边抓到私自下河游泳的小学生,八个小学生赤裸着上岸的情景:“八个小人的八只小鸡鸡吓得缩成了八只小螺蛳壳……”既形象,又诙谐,俗中透雅,读起来叫人觉得十分亲切,可信。
总的来看,整个散文集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的纯粹就是一首诗,如《苦楝树开紫花》《屈将室抒怀》,大有衔华佩实、荡气回肠之势;有的就像丹青妙手善绘,如《伍蚂蝈》《区寄》《煨红薯》,那些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乡音乡情跃然纸上,如一幅幅江南风情画,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