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珂雯
美国动画大师温瑟·麦凯是最早提倡用动画讲故事表达思想情感的人。1918年,他使用25000张手绘稿创作了第一部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在电影屏幕上再现了英国“路斯坦尼亚号”游船被德国潜水艇击沉事件,船上1150名乘客遇难。这是动画首次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在一个没有摄像机记录的新闻现场,动画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动画在新闻中的视觉叙事策略
新闻动画中色彩的设计:
色彩具有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的新闻内容来设计新闻动画的颜色基调。例如,《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用压抑的黑白画面去回忆整个事件,影片透露出对战争暴行的评判、对逝者的悲悯。再看看《人民日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为留住曾经的记忆,向普通劳动者致敬推出的《渐渐远去的老行当》作品。该作品以米黄色为主色调,营造出经典的怀旧风格。
新闻动画中声音的设计:
声音同样是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要素。动画中声音的快慢节奏、不同的音效都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声音也是可以“讲故事”的。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微动画新闻《共此时》,就用了伍淑清女士的粤语原声来倾情讲述。该新闻作品用手绘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伍淑清女士的人生历程。通过她本人的原声娓娓道来一个中国人的故事、一份属于我们的家国情,让动画具有了感染力。
新闻动画中图文的排列:
文字与图画是人们为了记录和传播而发明的表意符号。自文字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关于文字与图画孰优孰劣的争论。其实,文字与图画是故事事件的不同表达方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动画新闻中的图文关系亦是如此。例如,《新京报》联合字节跳动公益平台推出的《古籍自有答案》H5作品,就用了大量的文字、古诗词元素做动画。金黄色的复古文字与手绘的山水图画相互映衬,大小排列的文字、动效设计的图文让读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古籍的魅力。
动画中交互式设计的运用:
动画交互式设计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习惯。这种非线性的阅读方式,让读者不再单向地接收新闻信息,而是可以通过点击选择不同的路线进行阅读,再将不同路线阅读到的内容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例如,《寻美乡村设计实践手册》用手账生活化的方式展现乡村魅力,读者点击手账本上的小图就可以进入不同的页面,每个页面都设计了一个小互动——摘果子、喂熊猫、转动立体面具、挖掘宝藏等。读者通过参与这些互动,不仅了解了乡村特色文化,还提高了体验感和参与感。
动画在新闻叙事中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避免泛娱乐化,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动画新闻有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新闻信息。但是,也要注意避免泛娱乐化,不可为了吸引读者而盲目地堆砌动画元素。不同的新闻内容要选取不同的表现方式,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缩短制作周期:
相比传统的文字新闻,动画新闻生产周期较长。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提前策划,不断提高动画制作技术水平和速度,力争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动画视频来还原新闻事件。
当下是一个图像时代,更是一个视频时代。动画通过将信息图形化、视频化,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去呈现难以拍摄到的画面,是新闻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们要以内容建设为本,依托先进的技术,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郴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