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10月24日,位于安仁县洋际乡新华村的安仁荣昱鞋面加工厂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内(如图),机器轰鸣,40余名工人正专注地忙碌着手头的工作。这个车间于今年9月22日正式开业,为洋际乡的村民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在这里工作真好,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工资待遇也不错。”新华村村民周巧凤爽朗地说。她凭借多年的鞋面加工工作经验,被乡镇干部主动对接介绍到这里工作,并担任了针车组组长,月收入超过4000元。
与周巧凤情况类似的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是周边的妇女、留守老人和脱贫户等就业群体。选择就近在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工作,不仅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获得了月平均3000多元的可观收入。
安仁县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的建设,是该县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安仁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组织带动、党员示范、惠及群众”的思路,大力推广建设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让车间走进乡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为了确保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的建设和运营质量,安仁县紧盯任务、标准、帮扶和动态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包干责任制、问题清单制、跟踪服务制、群众评议制和考核管理制等10项制度,明确了车间验收标准,确保了车间建设及今后奖励有据可依。同时,安仁县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车间选址、筹建、生产等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安排了1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和奖励,举办了400多期各类技术培训。
此外,安仁县还通过“党建+积分评奖”的方式,激发了全县兴办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评促优、量化指标打分的方式,对全县乡(镇)和单位进行评选排名,并对就业帮扶车间进行全面评奖。对评选出的“十佳车间”和“优秀员工”予以表彰授牌及资金奖励。
在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的过程中,安仁县还注重与当地的特色优势、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等紧密结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等10大产业基地选点布局,拓宽了小车间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大批经济能人返乡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中。
位于平背乡的湖南奎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以“公司+车间+农户”的模式组织种药农户,建成了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3万亩,并研发加工出了多种功能性食品。目前,该公司已有100余名农民走进车间就业,吸纳了4800名脱贫户入股,年户均增收1万余元。
近年来,安仁县坚持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双推进”,已建设乡村振兴车间143个,为6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激活了就业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