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自贸大厦

湖南白银

湖南蒂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

郴粮机

安仁县三一重工产业园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欧阳华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郴州市工信和园区系统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以创新为引领,以实干为支撑,在产业建设、园区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郴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产业建设:多点开花 蓬勃发展
2024年1—12月,郴州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在全省排名第四,彰显出工业增长的稳健步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3%,超全省平均增速17.8个百分点,独占鳌头,展现出工业发展的强大后劲;2024年1—11月,规模工业营收同比增长17.1%,排名全省第一,凸显了工业企业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这些数据,无疑是郴州工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而这背后,离不开郴州市工信局的精心谋划与全力推动。
在产业布局上,郴州市工信局深入推动产业培育行动,全力构建契合自身特色与比较优势的“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有色金属产业“建好矿山、升级冶炼、做大材料、强化创新”的发展思路,规划了锂电新能源产业全产业链开发的蓝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同时,该局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省政府印发《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省级层面首次为郴州出台支持工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省工信厅等六部门印发《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郴州列入长株潭郴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明确郴州为新兴增长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郴州打造全国一流的“电池之都”筑牢政策根基。
从产业发展成果来看,“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总量突破6500亿元大关,六大主导产业均保持了近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31.8%,展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20.5%,成为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力量。
在众多产业项目中,旗胜新能源科技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颇具代表性。郴州市工信局不仅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等难题,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项目投产后,不仅实现了锂电新能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还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入驻郴州,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力推动了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大中矿业湖南锂电新能源项目的快速落地投产,也得益于郴州市工信局提供的从项目审批到资金扶持的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壮大郴州锂电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有色金属产业领域,永兴贵研和湖南百德金成绩突出。在郴州市工信局的推动下,两家公司专注稀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的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全市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56个重点调度投资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4.9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6.7%,已有81个项目竣工或投产(包括试生产)。旗胜新能源和大中矿业湖南锂电新能源项目首次被列为省十大产业项目,并超序时进度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企业培育方面,郴州市工信局建立了全市拟入规后备工业企业培育库,新增规工企业111家,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3家;孵化11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247家。晶讯光电成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帝京环保、慧华电子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久森新能源被评为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园区建设:创新发展 活力迸发
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郴州全力创建“五好”园区,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亮眼。
2024年1—10月,全市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工业投资增速41.8%,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反映出园区工业增长的强劲动力和投资的高度活跃;项目建设投资增速32.2%,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98亿美元,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二,彰显了园区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的力度和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进出口总额378.6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数309个,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三,体现了园区开放型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项目建设的丰硕成果。
2024年以来,郴州市工信局持续深化园区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1+N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制定了全市园区深化改革的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园区市场化建设运营改革,确定在郴州高新区和宜章经开区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改革试点,永兴经开区和苏仙产业开发区开展岗位聘用制、绩效薪酬制两项改革试点,激发了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我市深入打造“2+4”产业集群,取得了新的突破。郴州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北湖区石墨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产业集群培育名单,宜章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省级产业集群,锂电新能源产业被列入全省新型能源材料产业范围,正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产业集群1个,省级产业集群3个,省级产业集群培育对象3个,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绿色发展成果丰硕。郴州市工信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永兴经开区、资兴经开区),省级绿色园区5个;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个,省级绿色工厂30个。以永兴经开区为例,园区内企业在工信系统的引导下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郴州市工信局推动各园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市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协调共进。
营商环境:贴心服务 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郴州市工信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感受最深。一个地方有了好的营商环境,企业才能留得住,才能发展好,才能安心创业兴业。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24年,我市制定出台《郴州市企业赋码保护机制实施方案》,全面启动1372家规上企业赋码保护试点工作,大幅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为企业营造了安心发展的环境。
深化“两员”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截至2024年底,全市2501名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全面覆盖2930家四上企业和1162个项目。“两员”定期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主动摸排问题诉求。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两员”累计摸排企业和项目问题诉求2429个,已解决2302个,问题解决率高达94.8%。
强化政企对接,搭建沟通桥梁。2024年,郴州市工信局成功举办郴州市第三届“企业家日”大会,召开全市产业园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民企和商协会、“林邑茶话”、“政企早餐会”、“政银企座谈会”等举措的实施,拓宽了政企沟通渠道。在“政银企座谈会”上,政府牵线搭桥,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这些举措促进了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企业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2025年,全市工信系统将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企业培育、园区改革、两化融合等重点工作,以一域之光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