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侯慧玲
5月7日,晨光熹微,薄雾如纱,桂阳金贡百果园里已闪动着深蓝色的身影。果园主人刘丙国来到柰李树下,伸手拉过一根沉甸甸的枝条,疏果剪枝(如图),动作娴熟。微凉的晨风拂过,果香沁人心脾。他望着满目葱茏的果园,眼神里满是对丰收的憧憬。初夏时节这幅青果满枝头的画面,让他心灵沉静。他说,唯有土地最深情。也因此,在外打拼近20年后,他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桂阳县方元镇谷田村。在城里长大,没有任何耕种经历的妻子何小英,也跟随他来到了这里。
刘丙国说,去年天气干旱,连续的高温少雨让果园的果实个头偏小,产量锐减。看着干裂的土地,他的心里像被压了块石头般沉重。但这位皮肤黝黑的50多岁的汉子骨子里有股倔强劲儿:“天不帮忙,人就多使劲。”去年年底,他在果树保水、锁水上下足功夫,在每棵树下铺上稻草,并购买30吨土杂有机肥作为底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果树营养供给,确保果实品质。
不服输的刘丙国还在去年新栽了400多棵柰李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笑着说。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锄头钻进果园,剪枝、施肥、除草,几乎每天都泡在果园里。从小没有做过农活的妻子也跟着一起忙活:“搞这个果园,我们俩累得跟头牛一样。”
日上山头,阳光透过叶片缝隙照下来,形成一道道柔美的光线,整片果园氤氲生香。刘丙国和妻子穿梭在果树间,看着缀满青果的枝条说:“今年雨水均匀,果子长得比去年好。”他拿着疏果剪剪下多余的枝条,眼角露出几道笑纹。远处,前来帮忙的几名村民也都在忙着疏果。刘丙国盘算着,再过一两个月,柰李就能上市,黄桃也紧随其后。“只要果子品质好,自会有人循着甜香而来。”他说。
微风拂过,果园里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他的期待。这片曾经荆棘遍布的荒山,如今已成为有着柰李、黄桃、橘子、杨梅等近80个品种的果园。收工回望,满园青果在阳光中泛着微光,刘丙国的步履愈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