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苏仙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版次:A03  作者:  2025年05月14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通讯员 黄钰凌)“现在遇到啥事,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就有人帮忙,就像身边随时有个贴心管家。”近日,苏仙区白露塘镇龙潭村村民龙开礼的一句感慨,道出了乡村治理创新带来的变化。这个曾面临发展困境的三峡移民村,如今正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这也是苏仙区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治理的生动写照。

龙潭村将党建引领作为破局的关键,在重大事项决策上,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三长制”,充分保障村民全程参与集体事务。“我们每天都盼着新房早点建成,建房理事会事事都跟我们商量,心里特别踏实。”龙开礼的点赞,正是对这一治理模式的充分肯定。

今年,龙潭村将安置地建设列为重点工作,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建房理事会,让村民成为日常村级事务的参与者,齐心协力把村庄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飞天山镇则依托湖南移动“5G+智慧小镇”项目,以“一平台三系统”为核心,积极探索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其中,农村党建工作站“立体式”网格化服务系统更是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乱倒垃圾、儿童靠近危险水域等情况,系统都会实时预警。”和平村村支书吴宇恒表示,数字化手段让网格员化身“全能管家”,真正实现了问题早发现、快处置。

飞天山镇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苏仙区的探索远不止于此。各村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钟家村、瓦灶村也走出了特色治理的新路径。

许家洞镇的钟家村成立了由12位乡贤、退休干部组成的乡村振兴理事会。该理事会积极推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体系,依托“一队五会”破除婚丧陋习,有力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

栖凤渡镇瓦灶村借助“崇德向善积分银行”,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新活力。该村将“月评分”“季评星”与积分制相结合,村民参与环境整治、践行文明行为等都能积累积分,并可兑换生活用品,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苏仙区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应用数字技术、推行积分制激励等举措,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湘ICP备10203546号
 湘公网安备 43100302000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