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谭剑 通讯员 邱纬)近日,桂阳县苦志育才学校柏俊熙、龚予超、肖权3名困境学生,以优异成绩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与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招收的祁剧表演专业录取。这不仅标志着三位少年即将踏上专业艺术深造之路,更成为桂阳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从湘南小城到国家级艺术殿堂的跨越,源于一次文化传承的破冰实践。2022年9月,桂阳昆曲研习社在市、县民政局及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于苦志育才学校开设少儿昆曲公益课堂。这个专门为困境儿童设立的公益项目,邀请湖南省昆剧团专业教师驻校授课,40余名学员在戏曲形体、唱腔、表演等课程中开启艺术启蒙。
转机出现在2025年度祁剧表演专业招考信息发布后。桂阳昆曲研习社迅速组建由湖南省昆剧团专家领衔的指导团队,从学员中选拔4名适龄尖子展开特训。在郴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特别设立的集训基地,孩子们经历了为期2个月的封闭式特训,戏曲名家们从身段台步到唱念做打逐一打磨,市民政部门协调解决学员食宿及心理辅导问题。
在这场百里挑一的专业考核中,学员们历经初试、复试、三试层层选拔。最终,柏俊熙以武生表演折服考官,龚予超凭借清亮嗓音脱颖而出,肖权则以扎实基本功赢得认可。
这场“文化逆袭”的背后,是多方合力的温暖托举。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联动建立“艺术助学”通道,县教育局特批训练时间,文旅部门协调教学资源,县民政局、县慈善总会设立专项基金。更值得关注的是,被录取的3名学生均来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不仅为他们打开职业通道,更重塑了人生轨迹。
“这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困境儿童帮扶的双向奔赴。”桂阳县文旅广体局负责人表示,该县正将“戏曲进校园”模式推广至更多特殊教育群体,通过建立“非遗传承+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让传统艺术成为照亮困境学子的人生灯塔。随着新学年临近,桂阳昆曲研习社的公益课堂已迎来新一批学员,续写着“以文化人,以艺育才”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