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侯岳超 通讯员 欧阳诗云)“过去,一下大雨,茅草、沙土都冲到沟里堵起,天晴了想浇菜又没有水。现在渠道修好了,打水就方便多了。”近日,随着苏仙区白露塘镇白露塘村最后几十米渠道硬化完成,曾让村民“旱涝两难”的水渠重焕生机,该村十一组村民杨文峰来到自家菜园浇菜时高兴地说。
据了解,白露塘村的灌溉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或损毁坍塌或淤泥堵塞、杂草丛生,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去年汛期,十一组附近的渠床被洪水撕开缺口,泥沙裹挟着杂草冲毁了村民高第香家的西瓜田。“我种了3亩瓜,全都被冲掉了。”回忆当时场景,高第香仍心疼不已。
今年初以来,苏仙区推行“五联五包”工作机制,建立起“联系基层包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联系重点企业包纾困解难、联系重点项目包顺利推进、联系困难群众包防止返贫、联系重点信访事项包息访息诉”立体责任网,50名区级领导化身“解难专员”,推动“走找想促”活动走深走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区里联点领导多次到村里来实地察看、开会商讨修整方案,拍板决定必须在5月底前,把整个水渠修缮工程完工,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在新落成的分洪闸前,白露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辉回忆道。据统计,该村全长1650米的灌溉水渠修整工程完工后,可保障周边300余亩农田灌溉,惠及2个村民小组、100余户群众。
截至4月底,苏仙区不断完善民生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累计收集民生诉求129件,其中98件已办结,26件正加速推进,5件得到阶段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