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振亚 侯入铭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迟子建创作的散文集。全书根据主题分为六辑,有对故乡风物的怀念、对童年逸事的回忆、对亲人朋友的眷恋、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对人情世故的慨叹、对文学艺术的沉思等。
作者以季节为弦,在自然的更替中悄然谱就生命的乐章,以此巧妙反映人生的艰难与转机。书中的“冬天”与“春天”不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生命的隐喻——大兴安岭的残雪在暖阳下缩成细碎的银鳞,霜花在窗玻璃上凝结又消融,草芽于向阳坡顶破冻土舒展新绿,每一处自然细节都被赋予人性温度,让自然成为命运的共情者。这种自然与生命的联结让我们意识到,要学会像接纳季节那样接纳生命的跌宕,静待每个年轮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永恒应答。
作者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生动描写,揭示了命运的变幻无常。在这些人的故事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命运的捉弄,更是人性在裂缝里生长出的倔强。
作者让我们明白,生命最壮丽的交响,不在惊涛骇浪的传奇里,而在这一个个平凡却温暖的瞬间,在人们彼此照亮的温柔与坚持中永恒回响。
书中流淌的故事,是生活无常最真实的注脚。作者笔下的人物在风雪中跋涉,在寒霜里坚守,那些猝不及防的变故、突如其来的失去,恰似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冬天”。生活并不总是如画,只有经历过苦难与坎坷,我们才能懂得春天的暖意不仅是温度的回升,更是历经苦难后对美好的深刻感知。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冬天”,面对挫折、困难、失落和挥之不去的孤独,要像书中人物一样,即使身处寒冷的“冬天”,也要在寒夜点燃希望的灯火,在冻土下等待新芽破土,用生命的韧性将无常的风雪,谱写成“春天”的成长序曲。
作品中描绘了冬天、春天,看似季节的交替,又何尝不是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冬天的沉寂是积蓄力量的蛰伏,春天的绚烂是厚积薄发的绽放,两者交织出生命最动人的韵律。正因有了冬的冷峻映衬,春的蓬勃才更显珍贵;也唯有春的温柔抚慰,冬的沧桑才被赋予了意义。生命中的每段历程都值得被珍视,顺境时不耽于绚烂,逆境时不困于萧瑟,我们应在时光的褶皱里采撷永恒的星光,做时代浪潮中的奋进者、开拓者。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小故事,作者用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映照出心存感恩的生活智慧,她感恩寒冬里的炉火,温暖了漂泊的灵魂;感恩冻土下的根系,积蓄着破土的力量。这让我们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每一场风雨,都暗藏深意。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更应将感恩化为行动,主动投身艰苦环境磨砺意志,敢于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岗位锻炼,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让感恩成为镌刻在生命底色里的智慧篇章,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体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