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苏仙区党建引领“绣”出基层治理新图景 版次:A03  作者:  2025年06月20日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侯岳超 通讯员 欧阳诗云)近日,在苏仙区观山洞街道湘南学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生陈静正为环卫工人测量血压。“用专业知识服务居民,看到他们的笑容,我特别有成就感。”这位大学生党员道出了该社区“校社共建”模式所蕴含的温暖。

面对1.5万常住人口与有限专职力量的矛盾,湘南学院社区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用党建“绣花针”精准串起9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党支部就是核心引擎,将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引入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党支部书记郭娟的这番话,揭开了湖南省“最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区”的成长秘诀。

去年以来,湘南学院社区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百余条信息,精准对接106项居民需求,开展了36次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组织了500余人参与志愿服务。居民曾庆合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隔三岔五就来关心我们,帮忙修电器、检查身体,特别暖心。”

几公里外的白鹿洞街道,夕阳下的水榭华庭小区呈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治理图景。在600平方米的“37度亲邻空间”里,居民肖忠诚正与邻居们闲话家常:“党支部成立后,活动增多了,邻里关系更亲近了,小区环境也变好了,我们更有幸福感了!”这里曾是矛盾频发的“问题小区”,如今却挂上了市级和美小区的牌匾。

这一变化的奥秘藏在街道创新的“四邻工作法”中——“党建聚邻、报到助邻、共治悦邻、服务暖邻”。郴江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谢佳丽用这十六个字道出了基层治理的真谛。

在兴嘉悦湖山小区,居民尹国钦看着崭新的党群服务站感慨道:“小区的门禁更新了,驿站建成了,电梯也投保了,以前总出故障,现在都解决了!”这处由居民众筹改造的阵地,正是“党建聚邻”的生动体现。

用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这正是苏仙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的生动写照。傍晚时分,湘南学院社区的志愿者们在认真登记活动台账,水榭华庭的“辣妈帮帮团”正积极筹备亲子活动。从高校社区到老旧小区,无数个这样的温暖实践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了苏仙区“细‘治’入微,幸福升级”的基层治理新征程。

湘ICP备10203546号
 湘公网安备 43100302000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