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小小医保卡,守护万家安康。在北湖区,医疗保障正“润物细无声”地守护着百姓健康。如今,市民异地就医可直接刷郴州医保卡结算,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这些温暖的进步,让“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2025年,北湖区医疗保障局持续强化为民底色、提升便民成色、擦亮惠民亮色,推动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与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不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稳大盘,人人有“医靠”
“现在我对医保参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给自己未来一份保障。”今年,灵活就业的市民陈先生决定为自己购买医保。
与陈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2025年度,北湖区涌泉街道冲口社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3170人,较2024年度增加2649人,增长逾5倍。
这一成效得益于冲口社区推行的“以房管人”模式。该模式依托房屋住址要素,将分散居住的流动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纳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了“人户分离”带来的参保难题。
截至目前,北湖区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人数已达309188人,较2024年度增加39054人,增长14.45%,成为全市参保人数同比增长最多的县市区。
北湖区医疗保障局还依托“以房管人”收集的数据,与“一人一档”数据库进行比对合并,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通过构建“网格+医保”服务机制,社区网格员化身“政策明白人”,结合“一人一档”数据库信息,对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60岁以上老年人等未参保或省外参保人员开展一对一政策宣传、信息采集和参保动员,推动医保政策直达基层、惠及民生。
优服务,群众少跑腿
“宝宝出生后做完新生儿参保登记并缴费,出院时直接就能报销费用,太省心了!”武女士的孩子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出生后,凭出生医学证明实现了医保“一站式”结算。
北湖区医疗保障局持续延伸新生儿“出生一次办”集成服务触角,积极与市医疗保障局衔接,联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打通了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参保、缴费、医保报销的“最后一米”,将新生儿医保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到5个工作日缩短至1到2个工作日。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后,市民异地就医更加便捷。“前几天我去长沙看病,也是直接刷郴州医保卡,和本地人一样方便。”家住北湖公园旁的市民黄婕感慨道。如今,患者异地就医无需垫付大额医疗费用,只需按当地医保政策支付自付部分,其余费用由医保部门直接与医疗机构结算。目前,北湖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已达99%以上,“跑腿报销、垫资看病”正逐渐成为历史。
北湖区医疗保障局还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门诊慢特病患者“在郴州市本级医共体总院定点,在乡镇卫生院挂医共体总院专家号就诊、购药、结算”。同时,该局积极推行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参保居民在乡镇辖区内签约的协议卫生院和卫生室普通门诊最高可报销540元,其中包含400元特定项目清单全报销,且在签约机构就诊时不再收取诊查费。参保职工在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可叠加享受改革政策和职工门诊统筹政策。
家住石盖塘街道的田先生就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以前买特殊门诊慢特病用药要跑好几趟市级医院,如今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买药看病,还能享受医保报销。”田先生说。
强救助,一个都不落
“还好有医保!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家住北湖区的困难群众冯先生连声感叹。
2025年,冯先生先后住院7次,医疗总费用达28.17万元。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个人仅支付1.62万元,大大减轻了一家人的负担。
越来越多的“冯先生”正从医疗救助政策中受益。
近年来,北湖区医疗保障局聚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推动医疗保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应救尽救”是北湖医保人共同的目标。为此,北湖区医疗保障局加强与民政、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和信息共享,按月多次开展医疗救助对象信息比对和身份更新工作;同时,进一步精简手工救助报账资料,缩短报账完成时限。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工作成效:截至2025年9月,北湖区实施医疗救助5616人次,救助支出592.73万元。其中,“一站式”直接结算救助5547人次,支出536.68万元;三类救助、再救助69人次,支出56.05万元。
